考古大咖在蚌埠市博物馆激情开讲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冯时教授做客蚌埠市博物馆文博大讲堂。考古开讲 图为讲座现场
本报讯(记者 何沛 文/图)一座神秘的大咖古墓,揭开了一个名为“钟离国”的面纱。钟离国何时存在?蚌埠在钟离君柏墓中出土的文物有何意义?近日,考古专家做客文博大讲堂,在蚌埠市博物馆激情开讲,带领广大文博爱好者穿过历史的迷雾,探寻“神秘古国”。
当天下午,市博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著名考古学家冯时所讲的物馆主题是《钟离君柏墓所见上古宇宙观》。讲座以钟离君柏墓研究为出发点,激情为解读中国传统宇宙观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以独到的见解为文博爱好者们献上了一场知识盛宴,也让其从讲座中感受到考古成果的价值。
讲座中,考古开讲冯时主要以蚌埠地区双墩文化遗址发现的春秋钟离国君柏墓的考古遗迹现象、文物遗存,大咖结合淮河流域文化传统与文献,从“天人合一”的思想追溯到中国古代哲学认识论的“格物致知”,阐释了天、地、蚌埠人之间的市博相互关系以及古人对于天文、政治与宗教的物馆综合思考。
在提升讲座可听性的激情同时,冯时旁征博引解读钟离君柏墓的每层遗迹所蕴含的上古宇宙观。如,考古开讲其中的封土层以五色土堆筑表现钟离君柏对国祚延长的美好愿景;白土垫层、放射线遗迹和土丘层,大咖展示了古人对天文历法和时空认识的整套思想体系;底层墓室中10人与12坑的数字,则体现着对天干地支的理解。从封土层到底层墓室,蚌埠共六层的遗迹结构寄托着钟离君柏的升仙思想,也正是这些思想最终构成了中国传统宇宙观体系。
面对海量信息,现场观众忍不住与专家互动,纷纷就蚌埠历史文化等提出相关问题,冯时教授也耐心地给予解答。“听完讲座才发现,原来考古并不神秘,还很有趣。希望今后博物馆能多举办这样的讲座,邀请更多的专家,让市民更多地了解蚌埠。”听众王思说。
淮河晨刊记者了解到,多年以来,蚌埠市博物馆精心打造“文博大讲堂”品牌,邀请考古专家来蚌讲座,以高质量的文化供给增强市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幸福感、获得感。此次讲座,更是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研究宣传蚌埠历史文化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今后,该馆还将陆续推出文博方面的各个讲座,为广大市民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
>>>链接
春秋钟离君柏墓
1985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位于蚌埠市淮上区小蚌埠镇双墩村的两座相邻大土堆被确认为墓葬,分别被称为双墩1、2号墓。
2005年6月因1号墓被盗未遂,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06年至2008年由安徽省考古研究所与蚌埠市博物馆联合对其进行了考古保护发掘。
考古发掘过程中,双墩1号墓奇特的形制与遗迹现象在考古学界引起了轰动。该墓是一座大型带封土堆的土坑竖穴墓,墓坑形制为罕见的圆形结构,在封土与填土中构筑多种寓意深奥从未见过的“五色土”、“白土垫层”、“放射线”、“土丘”、“土偶墙”、“十字形墓底埋葬布局”等遗迹现象。同时,墓葬中出土了大量随葬品经研究表明,该墓的墓主为钟离国的国君“柏”。
相关文章
- 在众多题材的电视剧中,监狱女警与男犯人的故事总能引起人们的关注,这类题材的电视剧往往以真实、深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一、剧情介绍这类电视剧通常以监狱为背景,讲述女警与男犯人之间的故事,2025-05-29
- “植树添新绿,不负好春光”。为响应全民义务植树的号召,营造健康绿色生活环境,3月12日,烈山区古饶镇党委积极组织各部门工作人员及机关党员志愿者共计100余人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全体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践行2025-05-29
- 为进一步弘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促进传播和谐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互帮互助、关爱独居老人的良好社会风尚。近日,南陵县家发镇官塘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志愿者前往独居老人家中开展了入2025-05-29
- “你的朋友是否很少,平时是不是不喜欢同别人谈话?”……7月15日,在金安区淠东乡徐郢村,一群留守儿童和来自蚌埠医科大学“阳光陪伴”志愿服务队的大学生志愿者正在进行一次特殊的交流,面对一个个直抵心底的问2025-05-29
- 在繁忙的商物旅行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不同的人和事,有一位特别引人注目的女老板总是让人难以忘怀,她戴着一顶绿色的帽子,显得格外醒目,让人不禁想要了解她的故事。通过网络内容的遍历,我们可以找到关于这位女2025-05-29
- 6月7日,定远县永康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志愿者前往孤寡老人家中开展浓情端午活动。折粽叶、放糯米、缠棉线……巧手翻飞间,一只只饱满的粽子就包好了。志愿者们一边包粽子,一边交流端午的习俗和故事。在欢乐温2025-05-2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