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畔秋收见闻:稻田里藏了多少“黑科技”

金秋十月,黑科技稻田金黄,长江藏多地处长江下游的畔秋安徽省芜湖市迎来秋收。记者近日在芜湖市多地走访看到,收见少田间地头呈现出一幕幕收割水稻、闻稻运送粮食的田里繁忙场景。与往年不同的黑科技是,今年这里投身于智慧农业实践的长江藏多种粮人多了起来。
记者来到芜湖三山经济开发区峨桥镇,畔秋种粮大户桂万发的收见少稻田边竖立着一块写着“智慧‘芜湖大米’数字化硬件设备田间监测点”的标牌,不远处,闻稻一些农业数据收发器正在稻田里工作着。田里这些设备监测到的黑科技数据能实时传送到后台。
“我们已经收割500多亩水稻了,长江藏多有的畔秋田块亩产量能达1300斤,智慧农业可作了大贡献。”桂万发点开手机里的智慧农业应用软件,土壤肥力、灌溉需求、成熟情况等信息一目了然。
智慧农业应用软件的项目负责人郭爽爽登录平台后介绍,截至目前,该平台覆盖了来自全国的308个经营主体,种植面积超过21万亩。
“通过卫星、无人机以及散布在田间地头的设备,我们的系统对水稻生长的13个阶段和49个关键决策环节进行梳理分析,为用户提供可视化的数据以及各类种植建议。”郭爽爽告诉记者,用户可针对不同地块进行精准施肥、除草、防虫治病,不再仅“凭经验”“靠感觉”。郭爽爽表示,数字化管理的稻田亩产可提升约10%,亩均成本可节省超过100元。
望着金灿灿的稻田,桂万发感慨万千。“以前种水稻,施肥、打药要用肉眼看、凭经验判断,要么施多了,要么施晚了,对产量可能都有影响。现在打开手机,平台就能提示怎么施肥。”他说,通过精准施肥追肥,每亩地比原来可节省施肥50斤左右。
据芜湖三山经济开发区农村发展局常务副局长马斌介绍,智慧农业云平台远程观察记录农作物的生长状态,“指导”田间管理,受到不少种粮人的青睐。该区下一步将扩大智慧农业示范基地覆盖范围,让最新科技成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芜湖市近年来强化科技支撑,加快先进农技推广应用,截至目前,已遴选发布稻麦无人农场、智慧稻米全程数字化种植等农业技术100余项。
在芜湖市繁昌区,记者不时看到,收割机在稻田里忙碌着,粮食烘干中心、大米加工厂在不停地运转中。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推广运用,种粮人开始享受到智慧农业发展带来的红利,正经历从会种田到“慧”种田的转变。
44岁的曹晶晶是全程机械化、智能化无人农场的创新实践者。他是芜湖市繁昌区平铺镇种粮大户,流转种植1200多亩水稻,今年尝试了不少“新农事”。
“通过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这片农田目前已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不仅种粮效率提升了,就连病虫草害也降低了不少。”曹晶晶指着一片稻田说,他从去年开始和科研院所合作,以500亩地为“试验田”,通过收集、分析农业大数据,探索建设无人农场。“今年我购买了8台无人插秧机,使用后不仅节省了人力,而且效果也不错。”
为了种好“试验田”,曹晶晶还购买了4台无人机用于施肥。他说,今年种了3个水稻品种,有的品种现在已经小面积收割了,亩产量预计达1100斤,跟去年持平。有的品种得到11月上旬才能收割。“我正在联系无人收割机,希望也能在‘试验田’里试一试。对智慧农业的发展前景,我还是非常有信心的。”曹晶晶说。
相关文章
- 欢迎来到大象伊甸园入口,这里是您探索免费观看、在线观看、视频信息和剧情介绍的绝佳之地,我们将带您领略网络上的精彩内容,从电影、电视剧到演员信息,一网打尽。让我们从丰富的视频资源开始,您可以轻松找到各类2025-05-29
- 在浩瀚的网络世界中,我们遍历了各种内容,从社区的点滴到影视的精彩,今天我们要聚焦的是关于“那个小区的人妻们”的各类信息。我们进入各大论坛和社交平台,发现许多网友分享了关于“人妻”这一群体的生活点滴,这2025-05-29
- 在繁忙的现代社会中,我们时常需要寻找娱乐和放松的方式,我们将带您遍历网络内容、评论、演员信息等,为您提供免费观看、在线观看、视频信息和剧情介绍等。让我们从网络内容开始,在浩瀚的互联网海洋中,您可以轻松2025-05-29
- 在互联网的广阔海洋中,我们探索了各种内容,其中关于女校游泳课的照片和视频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我们始终秉持着尊重和保护个人隐私的原则,不鼓励或支持任何形式的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我们不会直接提供任何涉及2025-05-29
- 在远离喧嚣的小城,生活节奏总是那么的宁静而缓慢,当小城与父母决定进城时,他们将开启一段全新的探索之旅。小城一家三口来到了繁华的都市,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人群,都让他们感到新奇而兴奋,他们穿梭2025-05-29
- 在遥远的杏花沟,流传着一位名叫刘素娥的传奇人物,我们将带您遍历这片土地上的网络内容,为您呈现关于刘素娥的免费观看、在线观看、视频信息以及剧情介绍等。一、网络内容遍历在互联网上,关于杏花沟刘素娥的信息丰2025-05-29
最新评论